跳至主要内容

宏觀經濟學

宏觀經濟學是經濟學的一個分支,研究整個經濟體 - 市場、企業、消費者和政府 - 的行為。宏觀經濟學研究包括通貨膨脹、物價水平、經濟增長率、國民收入、國內生產總值 (GDP) 以及失業變化等整體經濟現象。宏觀經濟學主要探討的問題包括:什麼導致失業?什麼導致通貨膨脹?什麼創造或刺激經濟增長?宏觀經濟學嘗試衡量經濟的表現如何,瞭解驅動其的力量,並預測如何提高經濟的表現。

宏觀經濟學

定義

宏觀經濟學是經濟學的一個分支,研究整個經濟體的行為,包括市場、企業、消費者和政府。它主要關注整體經濟現象,如通貨膨脹、物價水平、經濟增長率、國民收入、國內生產總值(GDP)以及失業變化等。

起源

宏觀經濟學作為一個獨立的研究領域,起源於 20 世紀 30 年代的大蕭條時期。約翰·梅納德·凱恩斯(John Maynard Keynes)在其著作《就業、利息和貨幣通論》中提出了許多關於政府幹預經濟的理論,這些理論成為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基礎。

類別與特點

宏觀經濟學可以分為兩大類:古典宏觀經濟學和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學。古典宏觀經濟學認為市場具有自我調節能力,政府幹預應儘量減少;而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學則強調政府在調節經濟中的重要作用,特別是在應對經濟衰退和失業問題時。

具體案例

1. 2008 年金融危機:在這次危機中,許多國家採用了凱恩斯主義的政策,通過大規模的財政刺激計劃和貨幣政策來穩定經濟。

2. 日本的 “失落的十年”:在 1990 年代,日本經歷了長時間的經濟停滯,政府採取了多種宏觀經濟政策,包括低利率和財政刺激,但效果有限。

常見問題

1. 什麼是通貨膨脹?通貨膨脹是指物價水平的持續上漲,導致貨幣購買力下降。

2. 什麼是 GDP?GDP 是國內生產總值,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活動總量的指標。

3. 為什麼會有失業?失業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,包括經濟衰退、技術進步和結構性變化。

port-ai以上內容是 AI 的進一步解讀免責聲明